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(记者 高凯)12月1日,北京人艺小剧场新作——莫言编剧的《霸王别姬》召开媒体见面会。这部由林丛导演,孙翌琳、陆璐、王俊淇、张瀚生、魏嘉诚等主演的新戏,将作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跨年作品登台。
莫言编剧作品《霸王别姬》将登台。北京人艺供图
《霸王别姬》是继《我们的荆轲》之后,作家莫言被搬上北京人艺舞台的又一部话剧作品。《霸王别姬》初创于1997年,藉由项羽、虞姬和吕雉等人物的古典故事架构,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的自我认知与选择的故事。
据了解,剧组建组之初,莫言专程来到人艺,为青年演员做讲座,与导演沟通创作思路,并专门为此次创排重新润色了剧本。发布会上,莫言于视频中表示,相信北京人艺的二度创作一定能为这部戏“带来新意”。《霸王别姬》不同于传统的历史戏,作品中诗化的语言、充满想象力的人物塑造和新颖的戏剧结构,带有作者莫言的鲜明风格,也为舞台呈现提供了空间与挑战。
“我们在剧中展现的是人。”该剧导演林丛表示,莫言作品最擅长的是刻画人,这种对于人深刻的认识,让作品从诞生到现在都具有一种“先锋性”。作为一名女性导演,林丛以更为细腻的视角去审视剧中两个女性角色的不同侧面,从而赋予作品新的阐释。“我们在尝试把剧中两位女性角色推到更前面的位置。”林丛介绍道,“吕雉的真实勇敢坚定,虞姬对于理想的追求,是女性的不同侧面,我们想提炼出来。同时,霸王项羽的定位也会与观众的习惯认知不同。”在她看来,“莫言老师只是借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故事背景,架构了人物关系,来探讨一个困扰人的问题。它使用的是当代视角。”“我们不是在讲一个历史故事,不是在讲三个人的情感纠葛,而是在讲个体自身的抗争与纠结,认识与选择,困扰与出路。”
正如莫言所说,“其实所有的戏剧都是历史剧”,“所有的历史戏都是现代戏。”
《霸王别姬》主创。史春阳摄
“这个戏看似给演员难题,实际上每一句对话都有着现实主义的心理依据。”主创们以现实主义为基础,从作品诗化的表达中找到了现代感的语言形式。同时,在舞台呈现上大胆创新,借助小剧场的舞台条件,糅合表演区与观众席,将观众纳入其中,建立了一种新的观演关系,实现与观众同场创造。“我们希望能让观众融进来,把他们的感受也参与到演出当中来,让他们和人物对话,然后再跟自己内心去对话。”林丛说。
这部作品将于2023年12月20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·人艺小剧场与观众见面。(完)
中新网天津12月1日电 (周亚强)记者1日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“八五”普法实施以来,天津着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,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,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。全市1470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,每区建成1个以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。
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周亚强 摄
据介绍,为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能力,天津全市统一编制“共性法学清单”,分行业分领域分岗位编制“个性学法清单”,入围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;连续10年开展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,覆盖12万余人,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、解决问题、推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。
为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,天津全市培养2.6万余名“法律明白人”,实现每村(居)3名以上“法律明白人”,并对天津市对口支援地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实施培训机制共建共享,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示范项目;组织开展“津日有法说明白”法律明白人微宣讲活动,用鲜活语言讲好群众身边的法治故事。
此外,天津深耕法治文化建设,建成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阵地优秀品牌58个;强化以案释法制度,将普法融入立法、执法、司法全过程。2021年以来,天津全市法院共庭审直播24710场,累计点击浏览量超300万次,公开法律文书93529篇。
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、政治部主任景涛表示,下一步,将聚焦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,不断增强普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;聚焦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,持续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;聚焦加强普法工作保障和监督考核,全力抓好守法普法各项任务落实,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。(完)